养田螺需注意什么
养田螺需注意什么
如题、养殖田螺要注意什么、跟什么一起养比较好点
生活习性。田螺是腹足类软体动物,喜栖息于冬暖夏凉、底质松软、饵料丰富、水质清新的水域中,特别喜集于有微流水之处。田螺届杂食性,摄食水中的微生物和有机物或水生植物的幼嫩茎叶等。田螺喜夜间活动,夜间摄食旺盛。
场地选择。田螺养殖场地要选择水源充足,水质良好,腐殖质土壤及交通方便的地方。最好有流水。螺池规格一般宽1。5—1。6来,长度10—15米,也可以地形为准,池子四周作埂,埂高50厘米左右。池子两头开设进出水口,并安装好拦网,以防田螺逃逸。同时,在养殖池中间稀栽茭白等水生植物,这不仅可提高土地产出率,而且又为田螺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。
放养与管理
1。田螺放养密度。一般每平方米放养100—120个,同时,每平方米套养夏花鲢鳙鱼种5尾左右进行主体养殖。田螺放养时间一般都在3月份。
2。施肥投解。养殖池先投施些粪便,以培养浮游生物为田螺提供饵料。施肥量视螺池底质肥瘦而定。田螺放入池后,投喂青菜、米糠、鱼内脏或菜饼、豆饼等。青菜、鱼内脏要切碎与米糠等饲料拌匀投喂。菜饼、豆饼等要浸泡变软,以便于田螺摄食。投喂量视田螺摄食情况而定,一般按田螺总量的1%—3%计算,每2—3天投喂1次。投喂时间每天上午,投饵的位置不必固定,饲料隔开投放。当温度低于15℃或高于30℃时,不需投饵。
3。水质调节。一是螺池要经常注入新水,以调节水质,特别是繁殖季节,最好保持池水流动,尤其是高温季节,采取流水养殖效果更好。在春秋季节以微流水养殖为好。螺池水深度需常保持30厘米左右。二是调节水的酸碱度。当池水pH值偏低时,每平方米施生石灰0。15—0。18千克,每隔10—15天撒1次,使池水pH值保持7—8。
4。田螺越冬管理。当水温下降到8—9℃时,田螺开始冬眠,冬眠时,田螺用壳顶粘土,只在土面留个圆形小孔,不时冒出气泡呼吸。田螺在越冬期不吃食,但养殖池仍需保持水深10—15厘米。一般每3—4天交换1次水,以保持适当的含氧量。
5。捕捞上市。田螺经过一年精心饲养,一般个体可达到10克以上。捕捞方法,可干池捕捞。捕捞时,要选择个体大的田螺作为亲螺培育,为翌年繁殖仔螺作准备田螺是我国传统的水产品,它肉质鲜嫩可口,风味独特,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、脂肪和硫、钙、铁元素以及组生素,是一种深受消费者亲睐的营养食品,农户利用小水面或稻田养殖田螺,可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。
田螺养殖怎么养好
自然水域中粗放的养殖方式,只需保持水体肥度,每隔一段时间施放适量的厩肥、鸡粪、牛粪、猪粪或稻草等有机肥料即可满足田螺生长需要。田螺适应能力强,疾病少,只要避开大量农药、化肥毒害,溪滩、稻田、池塘等平常水体都可放养。
在高密度精养情况下,则必须投人工饵料。田螺对营养要求不高,简单地用米糠、麦麸、豆粉以60%、25%和15%的比例配合即成田螺的上等饲料。
拓展资料:
田螺泛指田螺科的软体动物,属于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前鳃亚纲田螺科。田螺在中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。田螺对水体水质要求较高,产量少。可在夏、秋季节捕取。淡水中常见有中国圆田螺等。
(参考资料:中国百科网,田螺养殖)
田螺养殖方法:
一、饲养环境
可以用专池养殖的池塘,要满足面积小、土质松软、水源充足三个特点。在池塘内可以种些茭笋、慈菇等水生植物,这样既能提高池塘利用率,又能为田螺生长创造隐蔽的生长环境。
二、饲养最佳温度、深度
1、最佳温度
田螺饲养最佳水温在20-26度范围内,而且田螺在最佳温度里摄食量也旺盛。当水温位于30-33度时,田螺会出现潜土现象,主要是由于气温高,而进入土里避暑,这样不食不动,不利于田螺生长,而且肉质也不好,因此在养殖户一定要控制好水温,保证水温处于26度以下。
田螺养殖深度一般情况在30cm,但冬季由于温度低,可以下降至20cm左右进行饲养,这样不仅能满足田螺生育,还能防御敌害。
三、稻田养殖
由于稻田里有机质肥料和杂草,能供应田螺食用,在饲养密度比较大时,则可以人工投喂饵料。稻田养殖既能为田螺提供隐蔽之处,又能维持夏季田螺生长,但在用药方面避免使用农药。
四、混合饲养
1、在稻田兼养田螺时,要选择全年不干枯且土壤湿润的田地,这样有利于田螺生长。
2、田螺可以跟一龄鲤鱼种混养,投喂鲤鱼的饲料在泥土中分解之后,可以作为田螺饲料,节约饲养成本。需要注意的是,田螺不能跟二龄鲤鱼混养,因为二龄鲤鱼会吞食田螺仔贝。
3、田螺还可以与其他鱼类或水生动物混养。
1、田螺泛指田螺科的软体动物,属于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前鳃亚纲田螺科。田螺在中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。田螺对水体水质要求较高,产量少。可在夏、秋季节捕取。淡水中常见有中国圆田螺等。田螺雌雄异体。区别田螺雌、雄的方法主要是依据其右触角形态。雄田螺的右触角向右内弯曲(弯曲部分即雄性生殖器),此外,雌螺个体大而圆,雄螺小而长。
2、田螺是
养螺丝要注意什么?
注意事项:
1、投喂的饵料一般用青菜、豆饼、米糠、鱼虾残体及动物下脚料。
2、饲养过程中要勤观察螺池水质和螺的生长情况,定期注加新水和全池泊洒生石灰,改善水质和补充钙质。如螺体的厣片盖陷入壳内,表明饵料不足或饥饿,应及时增加投饵量;
3、螺体的厣盖收缩及有肉质溢出表明螺体缺钙,应添加鱼粉、贝壳粉补充钙质。
螺蛳具有丰富的营养和广泛的利用价值。本文就营养价值、养殖及利用方法加以证明:螺蛳是一种有待开发和利用的优质动物性蛋白饲料资源。
螺蛳的营养价值
据测定,鲜螺体中干物质5。2%,干物质中含粗蛋白55。36%,灰分15。42%,其中含钙5。22%,磷0。42%,盐分4。56%等。有赖氨酸2。84%,蛋氨酸和胱氨酸为2。33%。同时还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b族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。此外,螺蛳壳除含有少量蛋白质外,其矿物质含量高达88%左右,其中钙37%,磷0。3%,钠盐4%左右,同时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。在饲料业实践中,螺蛳壳同贝壳一样是矿物质元素。在饲养业实践中,螺蛳壳同贝壳一样是矿物质补料。
螺蛳的养殖技术
田螺通常生长在稻田、湖泊、池塘、沼泽及河沟等处,自然利用时可掌握其生活规律适龄时捕捞。田螺人工养殖技术要点如下:
田螺的生活习性
田螺常栖息于冬暖夏凉、底土柔软、饵料丰富的湖泊、池塘、水田和缓流的河溪中。它的最适生长水温在20~25℃左右,水温达15℃以下和30℃以上时即停止摄食活动。10℃以下时即入土进入冬眠状态,当水温回复至15℃以上时其复又出穴摄食。人工养殖田螺可开掘专用池饲养,也可利用自然的稻田、沼泽、沟渠,还可同鱼类混养。但要求养殖水体无毒、无害、无污染。如利用稻田养殖,则不可施用农药,不能犁耙,且应进出水口安装铁丝或塑料隔网,以便进行控制。
种螺的收集与选择
用于繁殖的亲螺可到稻田、池塘或沟渠收集,繁殖亲螺的选择标准是:螺色清淡、壳薄、体圆、个大、螺壳无破损、介壳口圆片盖完整等。雌螺个体大而圆,头部左右两触角大小相同且向前方伸展;雄螺个体小而长,头部右触角较左触角粗而短,末端向右内方向弯曲,其弯曲部即为生殖器。每年4、5、10月为田螺的生殖季节,一般每胎可产仔螺20~30个,多者可达40~60个,一年中可产150个以上,产后经2~3周,仔螺重达0。025g,即可开始摄食,一般经过一年的饲养即可繁殖后代。采用田螺专养池通常每平方米可投放
田螺是吃什么够要怎么样能养好
我国田螺科分田螺和圆田螺两个属:田螺属,其螺层不膨胀,而具有螺旋色带,如长旋田螺;圆田螺属,贝壳表面光滑,螺层膨胀,有中华圆田螺和中国圆田螺两种。目前在我国华北、黄河平原、长江流域一带觉的是中华圆田螺。
田螺可单养,也可与鲫鱼、泥鳅等混养;可在水稻田或休闲田中生存,也可在池塘或河沟中生存。田螺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0~25度,在15度以下或30度以上时停止摄食活动,10度以下开始入土冬眠,15度以上时开始繁殖,每只每次产小田螺约20~30个。田螺的雌雄在外壳上很难识别,主要根据触角识别,雄田螺的右触角呈一定程度的螺旋状弯曲(此触角兼作交接用),而雌田螺左右两触角形状完全相同。田螺疾病较少,成活率高,田螺对氧较敏感,含氧量低于3。5毫克/升时摄食不良,1。5毫克/升时开始死亡。
田螺食性很广,暂时喂养时,可投喂米糠、菜叶、鱼粉等,也可投喂人工配合饲料。
田螺有什么好养的啊,你要养田螺,你就找些泥来,放进水里,然后放田螺进去,就行了,最好加些腐殖质,田螺最喜欢吃了
请问田螺的繁殖期在什么时候,还有人工饲养需要注意些什么,懂的来,谢谢
专家的给个意见
田螺喜欢在新鲜、清洁的淡水中生活,所以,有活水源的地方如水田、菜园沟、水池鱼塘等都可放养。水源要避免农药、化肥及工业废水的污染,并在池塘内放一定数量的竹梢枝,专供田螺栖息。
养殖田螺不宜使用泉水和井水,因其溶氧量低,直接注入养殖池不利于田螺生长,如果使用泉水或井水,必须采取增氧措施。
6月至10月是田螺大量产卵繁殖期。种苗可以从肥水田、池塘、沟渠中拣拾或购买商品螺,放养密度掌握在50-100只/平方米为宜(规格为500只/千克),要求大小基本一致。
自己上网查啊
田螺该怎么养。
田螺不宜太密集,它会缺氧,用大点的盆子,水不宜太多,加一半就行,多换几次水,如果您是吃的话不要往里面放任何东西
田螺养殖方法和产量
养殖方法如下:
一、选点养殖。
田螺抗逆性强,疾病少,繁殖率高,对养殖场所要求不高,农村许多沟渠、水田泽地、池塘都可放养。若是开阔的池塘,水面上可放养红萍、水浮萍、水葫芦等遮荫,池中插上竹竿、木条等供田螺栖息,既可收水上绿肥做饲料,又可饲养田螺增加收入。
二、搜集种螺。
目前,田螺多为自然繁殖,人工养殖可从水田、茭白地、浑水沟渠中拣拾,或去市场买,然后选择色泽淡褐、壳薄、体圆尾钝的鲜活螺作种螺。一般体重15克~25克的田螺便达性成熟,在温度15℃以上便可繁殖,雌螺大而圆,雄螺小而尖。
三、放养繁殖。
田螺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0℃~25℃,若低于15℃或高于30℃时田螺便停止摄食,10℃以下便入土冬眠。因此,长江以南3月~11月均可放养,若在自然区域内放养,每平方米投入11个种螺即可(3公8母)。如果挖水池单一养殖,每平方米可放100个~500个,水层深度以0。8米~1米为宜,池底保留一层10厘米以上的淤泥,便于田螺爬行、取食、栖息等,放养时雌雄螺一起放养,即可自然繁殖。
四、投料饲养。
田螺为杂食性,米糠、菜屑、瓜叶、动物尸体及商品饲料均可投喂,一般以水生植物类、土壤腐殖类、蔬菜瓜皮等为主食。肥沃水田,鱼螺混养或水面放养红萍、绿萍、水葫芦等洼地,可少投或不投饲料。
五、繁殖与收获。
田螺系胎生动物,南方每年4月~5月和9月~11月是田螺的繁殖期,雌螺一般是分批产子,每只田螺每次可产20个~30个小田螺,母螺产仔后,需14个~16个月才能再次繁殖,刚产出的小螺重0。5克~1。5克,养6个月后可达3克~5克以上,9个月便可达9克左右。要有选择地捞取成螺,多留母螺,可以分批收获。盛夏、初秋水温较高,中午田螺多躲在泥土、草丛间,必须于早晨、傍晚拣拾,也可排水拣拾。每放养100个母螺,年产可达100公斤。
田螺,味道鲜美,营养丰富,蛋白质含量为15。9%,并富含钙,既是人们上等的保健食品,也是畜、禽、鱼类喜食的动物性饲料,一般养殖667平方米田螺可收成螺2023公斤~2200公斤,产值1700元~2200元。
养殖田螺的技术要求很高具体的养殖技术及方法如下所示:
一、田螺养殖场地选择
田螺养殖场地要选择水源充足,水质良好,腐殖质土壤及交通方便的地方。最好有流水。
养殖池建造。螺池规格一般宽1。5-1。6米,长度10-15米,也可以地形为准。池子四周作埂,埂高50厘米左右。池水两
关于田螺,田螺应该怎样养才比较养得久呢?一般买回来的养两天就死很多的。
怎样才能养得久一点呢?谢谢!
一般在家里是饿死和鳖死的
因为你放盆里的水空气不够
你放一段时间空气没了他就闷死
第一多换水
一天换一次或者两次
田骡要把他体内的东西排干净
你用点油放进去就可以了
田螺喜栖息于底泥富含腐殖质的水域环境,如水草繁茂的湖泊、池沼、田洼或缓流的河沟等水体中,常以泥土中的微生物和腐殖质及水中浮游植物、幼嫩水生植物、青苔等为食,也喜食人工饲料,如蔬果、菜叶、米糠、麦麸、豆粉(饼)和各种动物下脚料等。
怎么养小螺蛳
今天跑去菜场买了一斤螺蛳准备吃掉它们的
结果发现他们生了好多小宝宝
于是决定要先让它们生完再
有没有人能教我怎么养螺蛳
要注意些什么
越详细越好
以及换水之类的
还有需要不需要阳光
不管养什么都要讲究生态平衡啊。尤其是草缸里面的螺,一定要控制数量。
否则你的草就要有麻烦了。
另外就是,小螺无须你专门照料的,只要你的缸里水质好、过滤好,他们会自己长大的。因为你有很多可以供给他们食物的水草上面长出来的东东嘛。
是大量的养殖吗?
螺蛳具有丰富的营养和广泛的利用价值,是一种有待开发和利用的优质动物性蛋白饲料资源。
螺蛳的营养价值
据测定,鲜螺体中干物质5。2%,干物质中含粗蛋白55。36%,灰分15。42%,其中含钙5。22%,磷0。42%,盐分4。56%等。有赖氨酸2。84%,蛋氨酸和胱氨酸为2。33%。同时还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B族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。此外,螺蛳壳除含有少量蛋白质外,其矿物质含量高达88%左右,其中钙37%,磷0。3%,钠盐4%左右,同时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。在饲料业实践中,螺蛳壳同贝壳一样是矿物质元素。在饲养业实践中,螺蛳壳同贝壳一样是矿物质补料。
螺蛳的养殖技术
田螺通常生长在稻田、湖泊、池塘、沼泽及河沟等处,自然利用时可掌握其生活规律适龄时捕捞。田螺人工养殖技术要点如下:
�田螺的生活习性
田螺常栖息于冬暖夏凉、底土柔软、饵料丰富的湖泊、池塘、水田和缓流的河溪中。它的最适生长水温在20~25℃左右,水温达15℃以下和30℃以上时即停止摄食活动。10℃以下时即入土进入冬眠状态,当水温回复至15℃以上时其复又出穴摄食。人工养殖田螺可开掘专用池饲养,也可利用自然的稻田、沼泽、沟渠,还可同鱼类混养。但要求养殖水体无毒、无害、无污染。如利用稻田养殖,则不可施用农药,不能犁耙,且应进出水口安装铁丝或塑料隔网,以便进行控制。
种螺的收集与选择
用于繁殖的亲螺可到稻田、池塘或沟渠收集,繁殖亲螺的选择标准是:螺色清淡、壳薄、体圆、个大、螺壳无破损、介壳口圆片盖完整等。雌螺个体大而圆,头部左右两触角大小相同且向前方伸展;雄螺个体小而长,头部右触角较左触角粗而短,末端向右内方向弯曲,其弯曲部即为生殖器。每年4、5、10月为田螺的生殖季节,一般每胎可产仔螺20~30个,多者可达40~60个,一年中可产150个以上
笫二天才吃的田螺如何养田螺
至少用水养一天,期间换2次水
如果想要快的话有一个窍门:
用两个较大的金属盆(铝盆铁盆不锈钢都行),一个盆中装小半盆水,倒入田螺,再加入精盐和食用油少许。把另一个盆倒扣在装田螺的盆上盖着,形成一个密闭空间。接下来只要像摇骰子一样双手将盆上下反复摇晃,持续5~10分钟
这样田螺中的沙子和杂质就会基本排出,其它的贝类去除杂质也可同用此法
这样做是为了去除砂砾和杂质,保证口感;
至于寄生虫那些,即使把田螺用清水养个十天,一样会存在,所以只能靠烹调熟透的方法杀灭
搜一下:笫二天才吃的田螺如何养田螺




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