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稻需水量计算方法大神们帮帮忙
水稻需水量计算方法大神们帮帮忙
1。水稻耗水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
水稻耗水量影响因素较多,主要有蒸腾、蒸发、渗漏(含旁渗和垂直渗漏)。水稻本身光合作用所需的水分,相比之下较少,可以忽略不计。蒸腾和蒸发消耗水分的多少主要受气象条件的制约,而在气象条件中,温、光对水稻蒸腾、蒸发的量起着决定性作用。
(1)水稻生育阶段耗水量与温度的关系
利用水稻生育阶段耗水量与其大于0℃的积温(用∑T表示)建立数学算式:
气温越高,水稻耗水量越大。这是因为随着气温的升高,水面蒸发量就增大;同时,在一定的温度范围之内,随着温度的升高,作物体内各种酶的活性也随之增强,新陈代谢、光合作用、蒸腾等消耗的水分也就越多。
(2)水稻生育阶段耗水量与日照的数量关系
水稻生育阶段耗水量与其日照(用∑S表示)有较好的一一对应关系。
水稻拔节至灌浆期是水稻由营养生长逐渐向生殖生长过渡的时期,植株日趋长大定型,群体日趋茂盛,需要足够的日照,用于增强光合作用,用于蒸腾、蒸发,因此耗水量也就多。
2。水稻灌溉量的确定方法
(1)确定水稻生育期耗水量的综合模式
水稻耗水量是在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下促成的,这些因素的作用有主次之分,若其他条件相对稳定时,水稻的耗水量(用E表示),基本就是(∑T)、(∑S)的函数。因此运用相关集成综合法就得到关于水稻耗水量的数学关系式:
(2)某一时段耗水量的确定方法
由于外界条件、生理和生态的影响,不同阶段的耗水量有明显差异,存在一定的规律。要知道水稻某时段的耗水量,只要算出某时段前后两次的耗水量的差值即可。
(3)水稻耗水量与渗漏及地下水位的关系
根据试验资料,水稻生长期间,水稻田地下水位的变幅不大。渗漏量因土壤性质而异,高沙土田块渗漏量大,黏壤土渗漏量较小。对同一土壤性质而言,渗漏量基本是一个定数,可用G=dn表示。式中G为渗漏量,d为日渗漏量,n为天数。
(4)灌溉量的确定
一是计算灌溉量的确定。
水稻灌溉量主要用于蒸腾、蒸发、渗漏;它的多少还受降水量的影响。因此,灌溉量用函数关系式表示为:
式中:G为渗漏量,R为降水量,当日降水量大于50mm时,只计算50mm,多余的降水量视为被排除。
二是实际灌溉量的确定。
某时段的灌溉量可以计算出来,但还必须考虑未来3~4d的降水趋势和土壤性质来决定灌溉的水量。现设计了灌溉量决策分级表(表1),基本能综合考虑上述三者的作用,然后采取相应的灌溉量。表1
灌溉量决策分级表计算灌溉
用以下三种水:①蒸馏水②河水③稻田中的浑水,分别培养同样大小的番茄幼苗,一段时间后,幼苗的高度可能
用以下三种水:①蒸馏水②河水③稻田中的浑水,分别培养同样大小的番茄幼苗,一段时间后,幼苗的高度可能是(
应该是③,因为植物需要养料,而③又是从土壤里过滤出的,所以里面有植物所需的营养。
河水最高,其次稻田最后蒸馏水
河水怎么的
河水含有无几盐
蒸馏水它就死了
浑水长得不高
几级可以见水田?
那要多少资金很资源才可以建造?
莪都六级了。
那页面根本就没有水田吖?
几级都可以造的。只要有资源金币就可以的
谢谢采纳,可以追问
官府2级,水田是在城外建造的,而且城外必须有空地
点击外城的空地。然后在列表里找到水田。点击建造,是没有限制的
你显示不出来只有去官网提交BUG问题了
官府2级就可以建水田了,资源要够。
在外城空地上点一下就出来了
水稻有哪些常见病虫害
水稻显纹纵卷叶螟、纹枯病、二化螟、水稻霜霉病、三化螟、水稻烂秧、灰飞虱、水稻黄矮病、胡麻斑病、黑尾叶蝉、禾蓟马、干尖线虫病、恶苗病、端大蓟马、电光叶蝉、稻纵卷叶螟、稻直鬃蓟马、稻眼蝶
一、稻曲病
稻曲病,别名青粉病、伪黑穗病,因其多发生在收成好的年份,故又称丰收果,属真菌病害。此病在我国各大稻区均有发生,通常在晚稻上发生,尤以糯稻为多。随着一些矮秆紧凑型水稻品种的推广以及施肥水平的提高,此病发生愈来愈突出。病穗空瘪粒显著增加,发病后一般可减产5%~10%。此病对产量损失是次要的,严重的是病原菌有毒,孢子污染稻谷,降低稻米品质。此外,用混有稻曲病粒的稻谷饲养家禽,可引起家禽慢性中毒,造成内脏病变,直至死亡。
二、稻瘟病
稻瘟病又称稻热病、火烧瘟、叩头瘟,是世界性真菌病害,是我国南北稻作区危害最严重的水稻病害之一,与纹枯病、白叶枯病并称水稻三大病害。我国各稻区均有发生,尤以日照少,雾露持续时间长的山区和丘陵地区发生重。流行年份,一般减产10%~20%,重的达40%~50%,甚至绝收。
三、稻叶黑粉病
稻叶黑粉病,又称叶黑肿病,分布广泛,在我国中部和南部稻区发生普遍,是水稻生长后期的常见病,局部发生严重。过去主要发生于晚稻后期中下部衰老叶片上,影响不大,近年局部地区在杂交稻上发生普遍,明显影响稻株结实率和谷粒充实度。
四、水稻恶苗病
水稻恶苗病又称徒长病、白秆病,是一种世界性真菌病害,是危害水稻地上部分的一种系统性病害,主要表现为植株徒长、枯死等症状,严重田块可损失达到20%~30%。
五、水稻干尖线虫病
水稻干尖线虫病,又称干尖病、白尖病,全国各主要稻区都有发生,在宁波地区为常发性水稻病害,一般减产10%~20%,严重者达30%以上。水稻干尖线虫分布较广,主要危害水稻,也能危害谷子、陆稻和狗尾粟等20余种植物。
六、水稻黑条矮缩病
水稻黑条矮缩病,俗称“矮稻”,为水稻病毒病,可危害水稻及大、小麦和玉米等,主要分布在华东地区的部分省市。近年来,在台州、衢州和金华等地的水稻、玉米,特别是杂交晚稻发生较重,发生区域进一步扩大。
七、水稻条纹叶枯病
水稻条纹叶病,属病毒性病害。植株发病早的多不能抽穗,发病迟的穗小、畸形。一般病株在5%左右,减产3%~5%;重病田病株可达30%以上,减产20%以上。近年来,在江浙一带粳(糯)稻受害较重,且呈继续流行蔓延态势,严重影响水稻生产。
水槄成熟时是怎样的
成熟时刀子是金黄色的,空气中都弥漫着谷子的味道。稻田里能看见忙碌的农民。好长时间的精心照料就为了等这丰收的时刻。农村的金秋十月是很美的,有时间可以下乡去看看。
虽然我很聪明,但这么说真的难到我了
水田里大面冒泡是什么原因
水田里大面冒泡是什么原因
造成水田冒泡的原因有很多,
一种原因是大雨造成的水田,雨水倒灌进入土壤的裂缝中,土壤中的气体将水往外推,形成气泡。
还有一种可能是处于震区,地震造成其土层松动形成缝隙,有缝隙就有空气,平时可能看不见,大雨一来才被人们发现了。
第三者,冒泡现象有可能是地下蕴藏着天然气才会产生这一现象。
远古时期,动植物丰富,它们的遗体被埋入地下。经过漫长岁月,在微生物的作用下,会产生天然气。一旦覆盖其上面的地层变动,天然气就会钻出地面。遇水,就会形成气泡。
烧开之后水就基本不会冒泡了,因为我们知道,水中能溶有少量空气,容器壁的表面小空穴中也吸附着空气,
这些小气泡起气化核的作用。
水对空气的溶解度及器壁对空气的吸附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,
当水被加热时,气泡首先在受热面的器壁上生成。
气泡生成之后,由于水继续被加热,在受热面附近形成过热水层,它将不断地向小气泡内蒸发水蒸汽,使泡内的压强(空气压与蒸汽压之和)
不断增大,结果使气泡的体积不断膨胀,气泡所受的浮力也随之增大,
当气泡所受的浮力大于气泡与壁间的附着力时,气泡便离开器壁开始上浮。
在沸腾前,窗口里各水层的温度不同,受热面附近水层的温度较高,
水面附近的温度较低。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不仅泡内空气压强P。
随水温的降低而降低,泡内有一部分水蒸汽凝结成饱和蒸汽,压强亦在减小,而外界压强基本不变,此时,泡外压强大于内压强,
于是,上浮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将缩小,当水温接近沸点时,
有大量的气泡涌现,接连不断地上升,并迅速地由大变小,使水剧烈振荡,
产生"嗡,嗡"的响声,这就是"响水不开"的道理。
对水继续加热,由于对流和气泡不断地将热能带至中、上层
,使整个溶器的水温趋于一致,此时,气泡脱离器壁上浮,
其内部的饱和水蒸汽将不会凝结,饱和蒸汽压趋于一个稳定值。
气泡在上浮过程中,液体对气泡的静压强随着水的深度变小而减小,
因此气泡壁所受的外压强与其内压强相比也在逐渐减小,
气泡液--气分界面上的力学平衡遭破坏,气泡迅速膨胀,加速上浮,
直至水面释出蒸汽和空气,水开始沸腾了。也就是人们常说的"水开了",由于此时气泡上升至水面破裂,对水的振荡减弱,几乎听不到"嗡嗡声",这就是"开水不响"的原因。
地气,比如几百年没干的河底有时也会冒泡。
请问种水稻需要注意什么?在线等!
1。看稻种纯度。稻种纯度是衡量稻种质量最重要的一项指标,常规稻种纯度不能低于98%,杂交稻种纯度不能低于96%。
2。看种子净度。优质稻种一般都经过多道工序风选和筛选,空秕粒、泥土、沙子等杂质含量都控制在1。5~2。5%之间。杂质含量超过5%者,则为劣质种子。如果目测种子无土粒、砂粒,或用手插入种子堆或种子袋内,抽出时指缝和手背上没有灰尘等杂质,通常种子的净度在97%左右。
3。查看含水量。优质稻种含水量的国家标准为籼稻不高于13%,粳稻不高于14。5%。查看种子水分一般用牙咬,手指头搓捻。取一粒稻种用牙齿咬,声音“嘣嘣”的响而清脆,断面茬口光滑,均为水分合格稻种。
1、及早排水。尽量排干稻田里的水,必要时挖沟将低洼地里的水及早排干晒田。
2、适熟收割。人工收割掌握在田间有95%以上的水稻颖壳发黄、谷粒变硬、米粒呈透明状时进行。机械收割可适当晚几天。
3、注意方式。人工割晒可以提高千粒重,增加产量,同时稻谷商品性好,发芽率高。使用收割机收获,最好不用全喂入式收割机,否则稻谷中枝梗多,颖壳破损率高。
4、及时晾晒。人工割倒薄铺匀晒2天后,捆小把翻晒2天脱粒晾晒,遇雨天及时码垛。机械收割后稻谷不能长时间闷在袋中或大堆存放,应及时摊开薄晒,每天轻摊翻动数次,并剔除大枝梗、碎叶、稻曲病病粒等。种子含水量下降到15%以下时装袋储存。
如何种水稻
根据水稻的需水规律,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进行科学合理的灌溉,是一项夺取水稻高产、稳产的重要技术措施,其灌溉技术要领是:
浅水栽秧,湿润定苗。栽秧水要浅,栽时不浮苗,栽后适当落水保持田面湿润,利于快速定苗。定苗后及时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有效防止地上水分不蒸发,苗体水分不蒸腾,隔绝病虫害,缩短缓苗期,快速适应新环境,健康成长。
寸水返清,薄水分蘖。定苗后稻田应保持0。5~1寸浅水层返清促蘖。水层过深会抑制分蘖和推迟分蘖时间,并造成高位分蘖;水层过浅会导致过多分蘖,消耗植株养份,形成大量无效分蘖。
够苗晒田,控苗搭架。当田间苗数达到预期穗数的80%时,要适度排水晒田,以控制后期无效分蘖。晒田时,放水落干3~5天,再上新水,保水2~3天,再放水落干,如此往复2~3天个回合。
足水孕穗,干湿壮籽。水稻孕穗期需要充足的水分,稻田应保持1~2寸水层,确保穗大粒多。抽穗期
间稻田水层应是0。5~1寸,同时在孕穗期喷施壮穗灵能强化农作物生理机能,提高受粉、受精、灌浆质量,增加千粒重。灌浆结实期后应进行干湿交替间歇灌溉进入黄熟阶段后,稻田应排水落干,这样不仅有利籽粒充实饱满,而且有利于田间收获。
一是先选择适宜种植的品种,还要从产量、品质、抗病性等方面来考虑,最好是邻居种过的,适合当地种的
二是适期播种。要根据品种特性,选择合适的播种期,南北方种植时间不一样
三是合理密度。秧苗从苗床到大田,可采用育苗移栽或机插的方式,但密度必须根据品种特性,合理密植。如果密度过大,则会出现群体过大、个体偏小,不利于高产稳产,也会增加病害发生率;如果密度过小,则会导致穗数偏少,产量不高。
四是加强肥水管理。在肥料运筹上,要着重抓好基肥和穗肥的施用,在水浆管理上突出浅水活棵、薄水分蘖、适期搁田,及时复水,后期间隙灌溉,活熟到老。
五是做好病虫害防治。重点抓好条纹叶枯病、稻曲病、稻飞虱、纵卷叶螟等防治
什么土壤最适合水稻生长,具体的指标是什么
稻属喜温好湿的短日照作物。影响水稻分布和分区的主要生态因子:①热量资源一般≥10℃积温2023-4500℃的地方适于种一季稻,4500
-7000℃的地方适于种两季稻,5300℃是双季稻的安全界限,7000
℃以上的地方可以种三季稻;②水分影响水稻布局,体现在"以水定稻"的原则;③日照时数影响水稻品种分布和生产能力;④海拔高度的变化,通过气温变化影响水稻的分布;⑤良好的水稻土壤应具有较高的保水,保肥能力,又应具有一定的渗透性,酸碱度接近中性。
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。
下列有关水稻生命活动的叙述,正确的是
A。对水稻进行根瘤菌拌种,有利于水稻对N2的利用
B。水稻叶片的维管束鞘细胞中含有叶绿体,能固定二氧化碳并形成淀粉
C。硅元素能在水稻体内大量积累,该事实说明硅是水稻必需的大量元素
D。尽管水稻生长在水生环境中,其吸水的主要动力仍是蒸腾拉力
水稻是C3植物,B错
能大量积累,不一定说明就是所需大量元素。大量元素是C/H/O/N等




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