稻穗颈瘟如何有效防治?
今常用的三环坐,春雷霉素,稻瘟灵等都不见好,求教如何才能将穗颈瘟治住,万分火急!!要不就绝收啦!!感谢
怎样防治水稻稻瘟病
稻瘟病又称稻热病、掐颈瘟,
在水稻整个生长期都可发生,按危害部位分为苗瘟、叶瘟、节瘟、穗颈瘟和谷粒瘟。平常年份减产10%~20%,穗颈瘟重时损失达40%以上。为探讨其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,笔者从1992年开始,进行了十多年的系统观察和防治研究。
一、稻瘟病发生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及产量
水稻从7月上旬进入分蘖中期,在25~28℃的适温条件下,当田间相对湿度90%以上,特别是遇有连续阴雨或大雾天气,叶瘟急剧发生,到齐穗期达到顶峰。分生孢子只有在水膜或水滴存在并持续6~10小时条件下才能萌发侵染。当病菌侵入叶片后,在空气湿度饱和情况下,经4天左右即可出现病斑。在田间相对湿度80%以下时,病害则发展较慢,湿度越低,病害的潜育期越长。种植易感病的品种,播种带菌种子,在水稻进入分蘖至孕穗期,
田间郁蔽,经常低温阴雨易造成叶瘟爆发,抽穗前期阴雨天气多易引起穗颈瘟流行。植株生长后期,对叶瘟的抗性增强,和上部叶片相比低位叶片更易感叶瘟。糯稻发病重于粳稻,偏施氮肥、长期深灌等不合理水肥管理有利于发病。
产量分析表明,每穴水稻的不同叶瘟病情指数与各产量性状均无明显相关关系,但也有叶瘟发生越早,病级越高,产量损失越重,反之则轻的趋势。田间叶瘟基数与穗颈瘟的发生关系很大,产量损失与穗颈瘟病情指数密切相关。其发病特点为:易感病品种多,叶瘟发生重,抽穗期连续阴雨,穗颈瘟流行快,危害损失大。
二、防治研究
1、不同品种的抗性比较
水稻品种的抗性差异较大。通过对十个品种的抗性比较表明。秋光、通35、九引一号等对稻瘟病具有较高的稳定抗性。除品种的增产潜力外,各品种间的病情指数与产量有明显负相关,R=-0。5251。回归方程为y=-0。0723x+6。6946。即在各品种之间。病情指数每增加1,产量将下降1。08%。调查发现利用水稻品种多样性混栽对感病品种的稻瘟病防治很有效,混栽与单栽感病比较病指差异显著,混栽不仅增强了稻田生态稳定性,并且能减少农药施用量。
2。不同栽培密度对稻瘟病的影响
为了研究不同栽培密度与稻瘟病的田间抗性关系。在行距30厘米,穴距13。3厘米的栽培条件下,分别进行了每穴插秧1~7株的不同栽培密度对稻瘟病的抗性比较试验。建立了不同栽培密度下的病指模型,y病指=0。
怎样防治水稻稻曲病?
关键是在用药的时间,必须在破口前7-10天用药,才能有好的防效。药剂包括井冈霉素、、咪鲜胺多菌灵等杀菌剂的效果都很好。
稻曲病又名伪黑穗病、绿黑穗病、谷花病及青粉病,我国与日本还称其为“丰收病”,由真菌引起。1878年库克首先从印度获得标本,并定名为us-tilago
virens。1896年高桥良直经过研究,将其命名为ustilagrnoidea
virens(cke)tak,沿用至今。我国对稻曲病加明朝即有描述,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第22卷“硬谷奴,谷穗煤者”即指此。50年代起,我国对此病开始注意。浙江省70年代后期开始加重,1982年南方晚稻普遍发生。
(1)选用抗病品种,如南方稻区的广二104,选271,汕优36,扬稻3号,滇粳40号等。北方稻区有京稻选1号,沈农514,丰锦,辽粳10号等发病轻。(2)避免病田留种,深耕翻埋菌核。发病时摘除并销毁病粒。(3)改进施肥技术,基肥要足,慎用穗肥,采用配方施肥。浅水勤灌,后期见干见湿。(4)药剂防治。用2%福尔马林或0。5%硫酸铜浸种3-5小时,然后闷种12小时,用清水冲洗催芽。抽穗前用18%多菌酮粉剂150-200g或于水稻孕穗末期每667m2用14%络氨铜水剂250g稻丰灵200g或5%井冈霉素水剂100g,对水50l喷洒。施药时可加入三环唑或多菌灵兼防穗瘟。施用络氨铜时用药时间提前至抽穗前10天,进入破口期因稻穗部分暴露,易致颖壳变褐,孕穗末期用药则防效下降。此外也可用50%dt可湿性粉剂100-150g,对水60-75l,于孕穗期和始穗期各防治一次,效果良好。也可选用40%禾枯灵可湿性粉剂,每667m2用药60-75g,对水60l还可兼治水稻叶尖枯病、云形病、纹枯病等。
附1防治方法:
1、方案一:将稻瘟康或稻瘟康ⅱ号按500倍液稀释,进行全株均匀喷雾,以不滴水为宜,7天用药一次。
2、方案二:病情严重时,用稻瘟康35ml+稻瘟康ⅱ号35ml兑水15公斤,均匀喷雾全株,7天用药一次。
附2预防方法:
将稻瘟康或稻瘟康ⅱ号按500倍液稀释,进行全株均匀喷雾,以不滴水为宜,7天用药一次。
附3用药时间:下午4点后。
时间不要搞错。
水稻抽穗后下半穗发生灰黑色霉层,是什么病,怎样防治?
答:发生的主要原因是,
水稻穗期由于植株抗病弱,且病害多,加上今年水稻破口期阵雨频繁、气温比前几年偏低,非常利于穗期综合病的发生。同时该水稻田在前三年连续种植了蔬菜,土壤肥沃,后劲足,易诱发穗期综合症病害。且在种植蔬菜时,路边有一条总深沟,在种植水稻时,将很多田表的菜根、菜叶等填入了沟内,水稻种植后施肥量没进行区别,使沿沟一条水稻由于肥料过量,水稻穗期生长过嫩,诱发了穗期综合病害。
防治技术主要是:1、农业防治:
对于前茬为菜田、瓜田等作物在种植水稻前,在平整土地时,要注意残留作物均匀散施。在施基肥、苗肥和追肥时,一定要看田间基础肥力,以及苗情进行施肥。2、防治时间与对象:在水稻孕穗期,即水稻破口前5天左右第一次防治,一个星期后进行第二次防治。既防治稻瘟病、稻曲病和纹枯病兼治水稻综合性病害。3、选用药剂:在选用15%稻纹清可溶性粉剂每亩52。5克或5%井岗霉素水剂每亩300毫升同时。对前茬种植蔬菜、西甜瓜等作物水稻田,且水稻抽穗后生长仍嫩绿田,要加25%赤霉清可湿性粉剂每亩70克
,针对嫩绿田进行防治。
稻瘟病的防治
稻瘟病综合防治措施是什么?
(1)选用抗病丰产品种:要因地制宜选用,抗病丰产品种。不同稻区生态品种、耕作制度和品种类型不同,稻瘟病菌小种组成又因地而异因时而变,所以稻种要做到年年选,提纯复壮,防止品种混杂。
(2)减少菌源:病稻草宜在水稻播种前处理完。
(3)种子消毒:用50%代森铵500倍液浸种24小时,也可用福尔马林1:50浸种20分钟或闷种。粳稻可用1%石灰水浸种。
(4)改进栽培技术:合理施用氮、磷、钾肥料,适时排水、灌水,以提高植株抗病力。
(5)药剂防治:在秧田初见病斑时,特别是急性病斑出现时,立即喷药防治。对已发生的叶瘟,要普遍施药,以预防穗瘟。防治穗颈瘟,孕穗和齐穗各喷药一次,使用药剂有40%克瘟散乳油1000倍液,或50%稻瘟净乳油600倍液,或50%稻瘟酞1000倍液,或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,或70%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,或2%灭瘟素乳油500~1000倍液
谢谢!非常满意!
早稻稻瘟病各地都有发生,特别是发生在稻穗颈节上的穗颈瘟常引起“白穗”,造成早稻减产甚至部分丘块失收。尤其是优质早稻、冷浸田和稻瘟病“老区”等发病严重。这是因为早稻生长季节,尤其是抽穗前后,正是多雨时期,空气湿度大,有利于稻瘟病发生与危害。有的农民在防治稻瘟病时,单纯依靠化学农药,而不重视采用农业综合防治措施;有的农民采用化学药剂防治时,虽然多次施药,但由于药剂选择不当和防治关键时期未抓住,结果造成防治效果不理想。防治早稻稻瘟病应掌握如下策略。
选择易感品种作为防治重点
种植多年而种性严重退化的老品种,一般都易感稻瘟病,应将其作为防治重点对象田;正在推广的品种或当家品种(组合)中,优质早稻品种一般易感稻瘟病。有些品种虽然苗瘟和叶瘟发生不严重,但穗颈瘟发生严重。易稻瘟病的品种容易引起稻瘟病尤其是穗颈瘟的发生与流行。对于不抗稻瘟病的品种(组合),要注意增施磷钾肥和有机肥料,氮、磷、钾配合施用,严控氮肥用量。做到重施基肥、早施追肥,后期原则上不再追肥(在破口期禁施氮肥)。要注意浅水勤灌,及时晒田控苗。如出现苗瘟或叶瘟发病中心,就要施药控制。
重点抓住历年发病严重的稻田进行防治
山区冷浸田、湖洲田等,因多雾多露、空气湿度大、光照不足,植株抗病能力弱;长期深水灌溉和通风透气性差的稻田,特别有利于穗颈瘟的发生和流行。对于这些稻瘟病发病“老区”,要经常更新抗病良种
水稻病虫害防治的抽穗期
稻瘟病:三环唑、氟硅唑、硫磺、门神、咪酰胺-三环唑、稻瘟灵、咪鲜胺。
纹枯病:井冈霉素、门神、三唑酮、己唑醇、嘧菌酯、恶霜嘧铜菌酯(高科)、烯肟菌胺(爱可)。
螟虫:三唑磷、杀虫单、甲维盐、毒死蜱。
稻纵卷叶螟:吡·杀单、阿维·毒。
稻飞虱:吡虫啉、噻嗪酮、异丙威、啶虫脒。
稻曲病:井冈霉素、门神、三唑酮、烯肟菌胺。
白叶枯、细条病:门神、络氨铜、叶枯唑。
穗枯病:三环唑、氟硅唑咪鲜胺、三唑酮。
稻秆腐病:稻瘟灵、恶霜嘧铜菌酯、咪鲜胺。
提高水稻高产,重点要抓好以下几个时期的水浆管理:
①返青期:水层护苗3-4天,维持吸水与蒸腾的平衡,提高秧苗成活率。护苗的水层深度,要根据苗龄和天气状况而定。喷施新高脂膜,在植物表面,能防止病菌侵染,提高抗自然灾害能力,提高光合作用强度,保护禾苗茁壮成长。
②有效分蘖期:采取浅水层结合适当断水落干的浅水勤灌方法,确保早发稳发适期够苗。即田间灌一次水,保持3--5天浅水层,以后让其自然落干,待田面无明水、土壤湿润时,再灌一次水。根据植株需求合理施肥,以利促进根系生长和分蘖发生。
③分蘖末期至穗分化期:此期水浆管理的中心是搁田,有利强根壮杆,控制无效分蘖,提高成穗率。分蘖期适时喷施壮穗灵,能强化农作物生理机能,提高授粉、授精、灌浆质量,增加千粒重。一般当群体总茎蘖数达预期穗数80~90%时即脱水搁田,分次轻搁,每次搁田时间约为0。5个叶龄期(4-5天),搁至0~5厘米土层含水量达最大持水量的70-80%,相当于土水势为-0。035~-0。025mpa时再复水,生产上以田中间土壤出现3-5mm级细裂缝为覆水标准。
水稻抽穗和灌浆怎样防冻
水稻后期是重要的生产时期,要注意做好相关管理措施。
合理施肥:在水稻生育中后期要控制氮肥用量,对脱肥、落黄稻田应采取少吃勤餐的方法,看苗补肥,要追肥和叶面肥结合作用,并适时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提高养肥有效成分利用率。
合理浅灌:以浅水灌溉为主,实行浅—湿—干间歇灌溉的原则,从而达到以水养根,以根保叶,活秆成熟。在孕穗期如遇17℃以下低温,应灌15厘米深水护胎防止冷害,配合喷施壮穗灵能强化农作物生理机能,提高受粉、受精、灌浆质量,增加千粒重;抽穗开花期保持浅水层,灌足生态需水;灌浆期开始间歇灌溉,改善土壤的通气状况,增强根系活力,促进叶的功能达到活秆成熟;到黄熟期停灌。
病虫害防治:防治稻瘟病可采用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进行喷雾预防,每隔5-7天喷一次,一般喷2-3次即,同时配合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提高药剂有效成分利用率,巩固防治效果。注意:喷洒药剂要躲过水稻的开花期。
搞好灭草:每公顷用禾大壮2。5-3公斤,加农得时0。2公斤或草克星0。15-0。2公斤,毒土法施药,也可结合追肥同时施用。在草龄较大的地块可用快杀稗0。3-0。6公斤,撤水喷雾,两天后重新灌水。后期拿净田间稗穗,有利于通风透光。
水稻稻瘟病何时预防
田间出现叶瘟病斑时立即施药防治,感病品种、前期叶瘟严重田块、生长嫩绿田块,抽穗初期及齐穗期必须施药防治,选用药物为75%三环唑或40%富士一号,按说明使用。
稻瘟病是水稻重要病害之一,可引起大幅度减产,严重时减产40%~50%,甚至颗粒无收。世界各稻区均匀发生。本病在各地均有发生,其中以叶部、节部发生为多,发生后可造成不同程度减产,尤其穗颈瘟或节瘟发生早而重,可造成白穗以致绝产。近年来,广东稻瘟病年发生面积不少于50万亩,而且出现逐年增加趋势,局部大爆发并不少见,目前,稻瘟病可能发生在省域内的任何年头、任何季节。
稻瘟病又称稻热病、火烧瘟、叩头瘟。分布在全国各稻区,主要为害叶片、茎秆、穗部。因为害时期、部位不同分为苗瘟、叶瘟、节瘟、穗颈瘟、谷粒瘟。苗瘟
发生于三叶前,由种子带菌所致。病苗基部灰黑,上部变褐,卷缩而死,湿度较大时病部产生大量灰黑色霉层,即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。稻瘟病是水稻的重要病害之一,与水稻纹枯病、水稻稻曲病、水稻病毒病并称水稻四大病害,该病分布广泛,全世界约有80余个国家和地区发生此病,我国南北稻区也均有发生。病害流行地区,一般减产10%~20%,严重时可达40%~50%,特别重的田块甚至颗粒无收。叶瘟:在整个生育期都能发生。分蘖至拔节期为害较重。由于气候条件和品种抗病性不同,病斑分为四种类型。慢性型病斑:开始在叶上产生暗绿色小斑,渐扩大为梭菜斑,常有延伸的褐色坏死线。病斑中央灰白色,边缘褐色,外有淡黄色晕圈,叶背有灰色霉层,病斑较多时连片形成不规则大斑,这种病斑发展较慢。急性型病斑:在感病品种上形成暗绿色近圆形或椭圆形病斑,叶片两面都产生褐色霉层,条件不适应发病时转变为慢性型病斑。白点型病斑:感病的嫩叶发病后,产生白色近圆形小斑,不产生孢子,气候条件利其扩展时,可转为急性型病斑。褐点型病斑:多在高抗品种或老叶上,产生针尖大小的褐点只产生于叶脉间,较少产孢,该病在叶舌、叶耳、叶枕等部位也可发病。节温:常在抽穗后发生,初在稻节上产生褐色小点,后渐绕节扩展,使病部变黑,易折断。发生早的形成枯白穗。仅在一侧发生的造成茎秆弯曲。穗颈瘟:初形成褐色小点,放展后使穗颈部变褐,也造成枯白穗。发病晚的造成秕谷。枝梗或穗轴受害造成小穗不实。谷粒瘟:产生褐色椭圆形或不规则斑,可使稻谷变黑。有的颖壳无症状,护颖受害变褐,使种子带菌。
药剂防治应抓住关键时期-抽穗前
出现稻曲病用什么药剂治疗
治疗不是防治
(1)选用抗病品种,如南方稻区的广二104,选271,汕优36,扬稻3号,滇粳40号等。北方稻区有京稻选1号,沈农514,丰锦,辽粳10号等发病轻。
(2)避免病田留种,深耕翻埋菌核。发病时摘除并销毁病粒。
(3)改进施肥技术,基肥要足,慎用穗肥,采用配方施肥。浅水勤灌,后期见干见湿。
(4)药剂防治。用2%福尔马林或0。5%硫酸铜浸种3-5小时,然后闷种12小时,用清水冲洗催芽。抽穗前用18%多菌酮粉剂150-200g或于水稻孕穗末期每667m2用14%络氨铜水剂250g稻丰灵200g或5%井冈霉素水剂100g,对水50L喷洒。施药时可加入三环唑或多菌灵兼防穗瘟。施用络氨铜时用药时间提前至抽穗前10天,进入破口期因稻穗部分暴露,易致颖壳变褐,孕穗末期用药则防效下降。此外也可用50%DT可湿性粉剂100-150g,对水60-75L,于孕穗期和始穗期各防治一次,效果良好。也可选用40%禾枯灵可湿性粉剂,每667m2用药60-75g,对水60L还可兼治水稻叶尖枯病、云形病、纹枯病等。
最好去问问当地懂的
不能保证这个绝对有效
可以选择“三苯基乙酸锡”浙江禾本
吉林长双都有三苯基乙酸锡。
普通防治方法:
在水稻破口前7-10天(关键时期),喷施三苯基乙酸锡,在该时期之外使用,防治效果不如这一时期;
问题:水稻单株的各分蘖破口时期差异很大,很难选择用药期,防治效果差;
新防治方法:
在分蘖期使用碧护(植物生长调节剂)2g/亩,可以使水稻各分蘖生长一致,破口抽穗整齐,提高防治效果!
水稻稻瘟病防治技术要点
水稻稻瘟病防治技术要点
一是选用抗病品种,二是加强健身栽培,合理施肥,管水。三是加强药剂防治,实行秧苗带药移栽,压低田间菌源,药剂防治注意三点,一是选择防治对象田,二是选准施药时期,三是选择对路药剂。
稻瘟病俗称“干颈黄”,是叙永县水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。今年水稻种植品种种类多,市场销售的水稻种子名称150个,品种布局呈多样化状态,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稻瘟病的流行危害。但由于我县水稻种植区域大多适宜于稻瘟病的发生为害,现有品种仍以ii优、岗优、d优、k优等已多年种植的品系为主,对稻瘟病的抗性有所减退;加上近期大、暴雨过程多,气温高,特别是部分受水淹稻田,更易受稻瘟病危害。
目前,北面坝区水稻普遍进入孕穗抽穗期,也是穗颈瘟预防的关键时期。南面山区水稻处于拔节孕穗期,部分地区稻叶瘟发生较重,病菌基数较大。因此,各乡镇一定要树立“防病保粮”意识,积极开展稻瘟病叶瘟防治和穗颈瘟预防工作,以减少水稻产量损失,确保粮食丰收。
防治技术要点:
一、叶瘟防治:
1、亩用40%富士一号乳油或稻瘟灵乳油100毫升;
2、亩用20%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00克。
二、穗颈瘟预防:
亩用75%丰登可湿性粉剂20-30克;
选用上述药剂配方施药时,每亩用水量45—60公斤,均匀喷雾。应特别注意不能使用三环唑复配剂,以免影响防果。
要防好稻瘟病其实是个系统工程,从品种到肥水管理等都有影响,尤其是破口期的天气情况,防的再好,破口的时候来场连雨或者有几天雾就够呛了。我认为主要就是两点,一是品种,选用抗稻瘟病,但是米质优,食味佳的品种多不抗病。二是选对施药时期和药剂,水稻孕穗末期和齐穗期分别及时喷药预防穗颈瘟。药剂可选用1000亿活枯草芽孢杆菌/克可湿性粉剂每亩用量10g,或75%三环唑可湿性粉剂,每亩用量20g,或40%稻瘟灵乳油每亩用量130mL,或25%咪鲜胺乳油,每亩用量100mL,对水20kg,均匀喷雾。对于已发生稻叶瘟病的地块,应选用治疗效果较好的稻瘟灵或咪鲜胺等药剂。
一、健身防病
要做好水稻健身防病工作,营养生长期叶面追肥以含氮叶肥促进营养生长为主;生殖生长期以磷、钾、硅肥为主,促进水稻早熟为主。严防抽穗后使用含氮量大的微肥,提倡使用叶面硅肥、硼肥等微肥。
二、药剂防治
根据当地稻瘟病的发生和防治预报,选择具有保护及治疗作用较强的新型药剂进行预防和防治。
1、防病配方
(1)75%稻艳(三
蹀躞病的症状有什么预防和治疗的办法
病情描述:两岁的
女孩抽嘴,掐自己的手,经诊断有可能是蹀躞病
有什么预防和治疗的办法
您好,孩子的情况目前还没有确诊是吗,建议先带孩子上当地三甲医院等再复查确诊以后再治疗观察吧。检查看是否有抽动症的可能,适当补充点钙和锌,
评论列表